Wednesday, December 30, 2009
再见了,2009!
过去两年的相处我们在磨合中教学相长。这是一段可爱的日子。
在整理档案时,发现虽然自己坚持每一堂课都要做到以新的教材来和大家分享,但是也因此而忘记了过去曾经用过的更‘精彩’的教材。也因此而遗漏了一些该传授给你们的东西,甚感遗憾!但是人生本来就是没有"Take Two"的, 只有向前望!
对于你们的学弟妹,我决定依然锁定“生命教育”为我的课程主干。这回我将预先规划一个课程框架,希望以此能比较全面的把这群佛教的孩子培养成都是乐爱生命的新一代。希望你们有时间还会回到这里看看!
PMR及初中统考的成绩都放榜了,不管你们的成绩如何,要知道考试本来就是为了让大家进步。考得理想的我除了要恭喜你们,希望能一起分享那一份喜悦外,更希望你们能知道学海无涯,前面还有很漫长的路,要学习的东西还很多呢!对于不满意自己表现的同学,我也一样的要恭喜你们,因为你们已过了一个学习的阶段,同时也该了解自己在哪一方面需要下更多的功夫!记得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一切都过去了,要把握当下!
好了,仅此祝福你们都以喜悦的心来迎接二十一世纪的第二个十年的第一天!
Monday, December 14, 2009
Sunday, December 6, 2009
“日记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简介
日记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文明进步的关键,也是个人成长的助手。不善于记录和积累,也就无从整合和演绎,更谈不上思考和创新。今天的日记,最大群体在青少年。为民族的未来奠基,从小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品质和文化习惯,需要做的事情很多,而引导他们坚持写好日记,是经过大量实践证明了的行之有效的重要工作之一...
Saturday, December 5, 2009
一个迟来的回忆。
PMR之前,华文补习班。可爱的老师... =P
牛仔很忙?牛仔真的很忙!XD
欢乐前的回忆...
疯狂车子...
鱼池险记...
*还有更多的回忆因电脑故障而无法一次过放完。将尽快放上。所以,尽情守着,光明学苑!=)*
Wednesday, November 25, 2009
Sunday, November 8, 2009
Saturday, October 17, 2009
请取消这次宴会

修女沉思片刻后问道:“主席先生,举办这样一次宴会得花费多少钱?”“7000美元。”萨涅斯不知修女何意,认真地回答道。
“什么?7000美元!”特蕾莎修女睁大眼睛,目光里露出无限的惋惜。过了几分钟,她鼓起勇气,试探性地问:“尊敬的主席先生,我有一个请求……请求您取消……取消这次宴会。”
“取消宴会?”萨涅斯主席十分惊诧,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从1901年设立诺贝尔和平奖以来,第一次有人提出这么奇怪的请求。
“是的,我请求主席先生取消这次宴会,把省下来的钱交给我去救助那些饥寒交迫的穷人。”特蕾莎修女激动极了,声音有些颤抖,“要知道,7000美元足够30000个印度乞丐饱食一天啊!”特蕾莎修女不敢再看萨涅斯,她低下头紧张地等待这个大人物的判决。
萨涅斯低下头,紧紧咬着嘴唇,好像在想着什么。特蕾莎修女有些歉意,问:“主席先生,我的请求是不是让您为难了?”
“不,不!”主席仰起脸,热泪洗面,这位严峻得有点冷酷的权威此时泣不成声。他向特蕾莎深深地鞠了一躬,“我亲爱的修女,您的请求深深地感动了我,感动了世界,我代表世界上所有的穷人和善良的人谢谢您了。”
一个感动世界的请求之后,便是一个震撼世界的行动。
特蕾莎修女一生为穷人服务,过度的操劳和奔波,使她那干瘦的身躯已经佝偻,深深的皱纹像刀子刻的一样,遍布在她那慈祥的脸上,也仿佛是她维护穷人权益的艰辛纪录。即使来参加这样世界级的盛典,身上穿的仍是那件伴她出入贫民窟的粗布莎丽。在寒风中她显得那样单薄,弱不禁风。那双裸露一生的光脚板已被风寒扭曲,脚趾完全变形,可她从不舍得为自己买一双袜子……在她的卧室里,没有一件家用电器,除了电灯只有一部实在不能没有的电话。她没有办公室,即使是尊贵的客人也只能在走廊里接待。1997年,当她离开这个令她牵肠挂肚的世界时,除了两件换洗的粗布莎丽和一双旧凉鞋,几乎一无所有。

Tuesday, October 13, 2009
知性之旅 莎亚南农业公园



知性之旅 - 莎亚南农业公园
日期: 2009年11月15日(注意:日期已经更动)
出发时间:早上8时30分
集合地点:大智图书馆
费用:每人RM 15 ( 包括车费与入门票)
食物:自备
预计下午1时30分回到大智图书馆。如要参加以上活动请下载报名表格,填写清楚,署名并连同报名费于11月1日交给谢老师。
Study Tour to Taman Pertanian, Shah Alam
Date: 15.11.2009 (Note the change on date)
Time: 8.30 a.m-1.30p.m
Gathering point: Da Zhi Library
Fees: RM 15 per person (include transportation and entry fee)
Food and Drink: Not included
If you are interested, kindly download the entry form and submit the duly filled and signed form to Mr. Chia not later than 18th October 2009.
Sunday, October 4, 2009
被李敖崇拜的细节
台湾著名作家李敖一向孤高自傲,自诩不凡。
一次上陈鲁豫的《鲁豫有约》栏目,鲁豫问李敖:“大师会崇拜什么人么?”李敖不假思索地嬉笑道:“我会照镜子。”鲁豫又问了一遍:“难道大师真的不会崇拜什么人吗?”李敖想了一下说:“我从没有崇拜过什么人,但我会崇拜某个人的一个单项。 ”接着,李敖举了一个撒切尔夫人的例子。
撒切尔夫人当政时,一日与内政大臣吃饭。一个年轻的女服务员端了一碗热汤上来。往桌上放的时候,一不小心打翻了,烫到了内政大臣。正当年轻的女服务员诚惶诚恐、手足无措的时候,撒切尔夫人起身,上前轻轻地抱住了女服务员,轻声安慰她:“这个错误我们谁都有可能犯,你别太害怕。”安慰完女服务员后,撒切尔夫人才过去安慰内政大臣。
李敖说:“当时最窘迫的不是被烫到的内政大臣,而是那个不知所措的女服务员。撒切尔夫人注意到了这一点。这个细节太棒了! ”
身居庙堂之高,本可俯视万物。而撒切尔夫人却走下了高高在上的庙堂,用一个亲切的拥抱,还原了人与人之间最简单最朴实的关怀。
Sunday, September 27, 2009
Sunday, August 30, 2009
莫拉克风灾后的启示
谢老师的话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天地没有偏爱,把万物当作祭祀的供品。)从生到灭的过程中,天地是没有任何偏爱的。花开花谢、自然界的变化,都是按照自己的规则运转。人们碰到自然灾害,也不需要怨天尤人。现在应该是反思人类应该如何与自然界相处的时候;不要一味的要成为自然界的挑战者,因为依据历史灾难的结果,人类从来没有赢过。
佛光山在救济灾民中的贡献及效率,尤其是对灾民的尊重,彻底的表现了佛教的慈悲及容忍。开创了宗教人士在救济灾民时应有的风度。
慈济人不需要动员,但是又总是最快的出现在每个灾难的现场,救灾时在每个细节的用心,充分的体现了佛教精进的修行。佛法本来就是应该在生活中体现出来,不论它是不是灾难的现场。
天下没有从今天起就太平的事。所以,从现在起就应该为下一波更大的灾难作准备,虽然我们都不希望用的着。
Thursday, August 27, 2009
小数点的代价


这是一次惊心动魄的告别仪式。科马洛夫永远地走了,他留下了对亲人对祖国永恒的爱。但更震撼人们心灵的是,他对女儿的那番话。它警示着人们:对待人生不能有丝毫马虎,否则,即使是一个细枝末节,也会让你付出承重的甚至是永远无法弥补的代价。
文:王东丽
Tuesday, August 25, 2009
永争第一
比如有一次,万教授问道:''世界第一高峰是哪一座山?''如此小儿科的问题大家当然不屑一答,仅用最低的分贝附和:珠穆朗玛峰。谁知教授紧接着追问:''世界第二高峰呢?'' 这下,大家可傻了。有人争辩道:''书上好像没见过!'' 教授不置一词,再问:''那么,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人是谁?'' 此次没有人敢回答了。不是忘记加加林,而是因为大家都知道教授的下一个问题,痛苦的是不知道第二个人是谁。于是,教授又自鸣得意地提了几组类似的问题。非常奇怪,第一个问题的答案几乎没有人不知道,而第二个问题的答案几乎没有人知道。
万教授很高兴,似乎成功地完成了一项艰巨的任务。我们都感到莫名其妙,不知教授在玩什么花招儿。幸好教授转过了身,黑板上飞快地出现了一行字:屈居第二与默默无闻毫无区别! 原来,教授是在鼓励我们永争第一呀!
教授接着陈述了他的一项试验结论。12年前,教授曾要求他的学生毫无顺序地进入一个宽敞的大礼堂,并独自找个座位坐下。反复几次后,教授发现有的学生总是喜欢坐前排,有的学生则盲目随意,四处都坐,还有一些学生特别钟情于后排位置。教授分别记下了他们的名字。十年后,教授对他们的调查结果显示:爱坐前排的学生中,成功的比例高出其他两类学生很多。教授还讲到他被很多大型公司视为''人才伯乐'' 的原因,就是应用了这个结论。
最后,教授语重心长地说道:''不是说一定要做到最好,站在最前,永争第一,而是说这种积极向上的心态十分重要。在漫长的人生中,你们一定要永争第一,积极坐在前排呀!''
感悟心语:
敢为天下先,不仅是一种勇气,更是一种生活态度。积极地取地学习,工作,以永争第一的信念激励自己,成功将指日可待。
原文:木鱼 抄写:诗纯
Sunday, August 23, 2009
记住低头


大师的“记住低头”和“懂得低头”之说,就是暗示:不论你的资历、能力如何,在浩瀚的社会海洋里,你只是一个小份子,无疑是渺小的,要在人生舞台上常低调,在生活中保持低姿态,把自己看轻些,把别人看重些,把奋斗的目标看高些。富兰克林就从中领悟到了深刻的道理,并把它列入一生的生活准则之中,促使他后来成就了一番伟业。

其实我们的生活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如果把我们的人生比做爬山,有的人在山脚刚刚起步,有的正向山腰跋涉,有的已信步顶峰。但此时,不管你处在什么位置,请你记住:要把自己放在山的最低处,时时警惕自己。即使“会当凌绝顶”,也要记住低头,因为,在你所经历的漫长人生旅途中,难免有碰头的时候。
感悟心语:
懂得低头,其实是以退为进。低头,不是委曲求全,而是一种有策略的退让。懂得低头,才能是我们趋向成熟、走向成功。
原文:黄春景 抄写:文君
谢老师的话: